读教改现实暨五月四日有感

我想今天的话题从教育开始,那第一个疑问就是,我们的教育制度合理吗?

答案一定是否定的,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相关体制与教育的从业者和接受者、与我们每个人之间,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突出的问题。

作为不完全应试教育的亲历人,在四线小城中,我的母亲是一位讲台前耕耘二十余载的一线中学教师,而我是一名在本地念完小、初、高十二年的普通学生,这之后,也体验着全国看来不算好也说不上坏的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。而在每一种维度之上,矛盾都无处不在。


我们大部分的高中教育,只是在不断地把原材料倾注进入高温的熔炉,以检验是否炼成合格的钢铁。而合格具有唯一的评判标准——高考分数。


高考过后,青年该如何从缺失的教育中获得人格的独立与人性的觉醒?如果你足够普通,而且足够不幸——那么你的经历将会告诉你:永远不会。我们只是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,没有一个装配工人会在意产品的个性。也许从不会思考自己对于人生的期待,也许从不会夺回属于自我的人生主动权,也许甚至被磨灭了爱与被爱的能力。

我们应该问出“为什么?”,这不是对虚无的意义进行刨根问底,而是跳脱出盲目而且刻板的环境,真真正正的作为自己——这个人生的主体,去发问,去思考,去行动。

我们的社会,我们的家庭,我们的教育,外在的一切赋予了我们无数的身份,无数的责任,无数的期许,但有一个身份迟迟没有被发掘:我可以是我自己。我不必刻意循规蹈矩,我不必事事小心翼翼,我不必前瞻后顾、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、不必追随他人的生活,我可以是我自己,我不必每天闷闷不乐,生存在压力和焦虑之下——我可以很快乐,只要我是我自己。


“最好的中学,最后的改革”1,王铮在北大附中的教育改革,虽声望不大,却震撼人心——足够激进,足够彻底,最终以一个足够无奈的方式妥协,画上一个足够悲壮的句点。


北大附中,尽管有北大冠名,实际上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,只是惯常性的认为,作为知名高校的附属中学,一定是优质资源和优秀学生的聚集地——换言之,升学成绩一定令人羡艳。然而令我真正惊讶的是,在这样一所常人眼中的“巨无霸”中学里,曾经有过一场象征意味十足的教育改革——以理想为开端,最终以最丑陋最无奈最惨淡的方式结束。

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适应这所学校。这里没有班级,没有固定教室,高一高二混龄上课;没有早操、眼保健操,甚至没有上下课铃;每节课90分钟,教室不设讲台,桌椅没有方向,听课时可以朝前、朝窗、朝墙,甚至背向老师;学生不用穿校服,可以烫头披发,可以谈恋爱。2018年的迎新晚会,教导主任拿着话筒在台上说,我不反对大家谈恋爱,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度过漫长的人生不容易,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。

这里有着你能对中学所产生的一切幻想:自由,激情,青春,自我。然而就是在这种理想的“中学乌托邦”中,也不得不面对高考的阻截,是啊,如此“独立”的学生如何面对竞争残酷的高考呢?王铮给出了他的方案:2+1。

高中的前两年,蕴藏着素质教育的一切美好:两年级混合教学、自由选修、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区分学部——课程都是由最豪华的教师阵容所设计和实施、网络和电子设备自由、恋爱自由、甚至学生还具有参与制定学校规则和课程设计的自由。就在这种以引导和启发人性且尊重自由的教育氛围中,传授着“论语、红楼梦、说文解字、沈从文、百年孤独、张爱玲、唐诗、史记、城市学、城市中国、性别研究、创意写作、说理写作、颗粒艺术、服装设计、电影摄制、击剑、旱地冰球…”。

然后在高三的一年中,同学们又拿起高中的课本,坐在桌前解题、解题、解题,回到了无数人印象中平凡的高三,回到了与乌托邦一墙之隔却判若两个世界的现实。

割裂,是教育改革最显著的印象,不仅仅是学生体验的割裂,老师教学的割裂,亦是改革中理想与现实的割裂。

尽管有无数的毕业生赞叹“北大附中的教改让我认识了自己,开启了人生”,但最终,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改革还是在一次次“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北大毕业的,孩子能考上北大吗”的质问中,无奈地向现实妥协,向中产阶级的焦虑和社会认知的排异妥协。

一地鸡毛,无人叹息。


我们挣脱了高中的应试教育,尊重学生的教育又在何方?


一种想当然的看法是,当跳脱了高中教育,自然就收获了幸福和自由,然而现实从未有什么标准答案,对于人和教育的看法也不可能随着一次考试的结束而剧变。升入大学,无论是北京海淀的名校还是小城市的无名学校,学生总是因无法在课堂学习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而选择自学,总是顺从中学时期做题的惯性去维护绩点,总是人云亦云地竞赛、保研;当我问,你为什么保研,回答往往是:为了更高的学历,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,为了更好的平台…然而,仅仅是保研,就能实现这一切的命题吗,难道你就不曾怀疑这与你之前“只要进入xx大学”的看法如出一辙?

或许大学教育和研究的双重属性下,许多老师没有精力开展教学工作;那学校又何必精心设计保研的秘诀,又何必树立“学习”这单一的评价中的优胜与得利者为典型大加宣传,又何必言必提竞赛、荣誉,却对真切的教育变革无动于衷?

当社会的浮躁风气向学校蔓延,功利与庸俗的价值观不断侵蚀,而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无所抵抗,仅仅是被动接受时,这个时代当然可以被骂做“烂透了”。但我们,青年,是学校的主体,是社会的将来,是将要走向整个大地群体,我们不能做烂透了的。


五月四日,在百余年后的今天,我们无需外争主权,或许也暂时不必内惩国贼,但我们青年需要思索和争取真正属于自身的权利:独立思考的权利。

独立思考,赋予青年真正的力量,青年作为切实的个体思考,自然能收获属于青年的勇气:那是争取权利的勇气,成为自我的勇气,直视现实和改造现实的勇气。